家居后关税时代:跨国、跨区、跨龄、跨界四维升级!
那么,境外跨国和境内跨区布局,将如何分散区域性风险?跨龄和跨界赛道又如何培育新的市场机遇?家居新范式本期来探。
境外市场开拓:
从产品贸易到品牌出海
此前急剧飙升的145%关税还历历在目,如今虽然贸易冲突进入缓和期,却并未完全打消家居企业出海的危机感。相反,经历多轮变化,许多家居企业已被锻炼得相对理性,在推动出海扩张的同时,也在积极寻求全球关税战下的突围之道。
@5月12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表谈话
首先,家居企业形成共识,纷纷开始降低单一市场风险。尤其是此前美欧市场占比过大的厂商,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势在必行,东盟、中东、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“香饽饽”。
作为家居出海的重要平台,展会已为多元国际市场布局作出典范。以北京国际家居产业博览会(下称“北京家居展”)为例,今年3月展会时,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、印度、越南、韩国、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卖家。与此同时,展会主办方中展智奥凭借国际资源优势,布局中东欧市场,今年更是成为 WARSAW HOME & CONTRACT 波兰华沙家庭系列博览会中国区战略伙伴,将联动波兰主办方打造中国家居企业“全链路出海方案”。波兰地理优势显著,是“一带一路”入欧重要节点,且与德国经贸往来频繁,约 40%出口额流向德国,这无疑为中国家居企业借势拓展中东欧家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为深度赋能中国家居厂商的“出海”之路,北京家居展近日官宣启动,2026年展会将以前瞻性视野和创新举措推出“多元化跨境服务”,整合海外媒体传播、营销等优质资源,发起海外买家团招募计划,为明年3月开展的新一届展会迎接全球客商奠定基础。
其次家居新范式发现,美国面对不同国家的关税设置,也使得中国家居产品失去价格优势。这迫使家居企业不得不跳出“低价”的传统贸易思路,转向品牌和供应链出海,通过技术、工艺和设计创新,增强品牌价值赋能。
尤其是当前多个国家市场出现的消费升级现象,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单质价比、颜价比、性价比的美好生活。
跨区域市场布局:
发掘“泛北方经济圈”潜力
作为中国家居产业的重要出口国,贸易冲突使得外贸出口遇阻,由此也促使外贸企业更加重视境内消费市场。加之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居家装家电“以旧换新”,几千亿元真金白银刺激内销,无疑开启了新一轮的家居消费热潮。
目前,许多外贸企业都提出外贸内销一体化“两条腿走路”战略,一些企业也在加速“出口转内销”的升级。然而,做内销也不是那么容易,行业“内卷”处处考验家居品牌的综合实力。
由此,打区域差、精准发力空白市场、实现境内市场的多元化,成为不少家居品牌的策略首选。尤其是,受运输半径、品牌影响力等多因素限制,绝大多数家居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区域,意味着境内仍有多个区域市场空白待挖掘。
一个显著的现象是,华南和华东的家居企业正加快开拓北方市场。一方面,华南和华东的家居企业外贸出口比重较大,更受关税壁垒冲击,亟需开拓国内多元市场。据中国家具协会数据,2025年一季度,仅是浙江和广东两大省份,家具商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达到53%。